造紙流程詳解及檢測
造紙原材料有很多種,但是造紙的方法卻大同小異。基本流程是:碎漿、打漿、凈化、篩選、流漿、上網、固定壓水、烘干、壓光、整理裁切或成卷。
下面具體介紹每個步驟的方法及作用:
1、碎漿,紙品的原材料多是竹子、秸稈等,首先要做的是使他們破碎,現在通常用水力碎漿機也有人工碎漿的:原材料在水力碎漿機內或外力作用下受到撕裂和相互摩擦作用以此達到原材料破碎的目的;
2、打漿: 為了使纖維產生變形、潤脹、壓潰切斷和細纖維化等作用。通過打漿,可以改變纖維的形態,使紙漿獲得某些特性(如機械強度、物理性能),以保證抄成的紙和紙板能取得預期的質量要求。
3、凈化:去除紙料中相對大的雜質,如金屬屑、煤渣等。凈化設備的原理是利用密度差來選分雜質。
4、篩選: 目的在于去除紙料中相對密度小而體積大的雜質,如漿團、纖維束、草屑等。
5、流漿箱: 流漿箱是現代造紙機的關鍵部位。其結構和性能對紙頁的形成和紙張的質量具有決定形作用。它采用高湍動流漿箱能產生高強度微湍動能有效的分散纖維并防止纖維沉淀和再絮聚,能有效的提高紙頁的強度。
6、網部: 紙漿在網部脫水成形。上網紙漿濃度 為0.1—1.2%,出伏輥時紙頁干度度為15—25%,成形紙干度為90—95%。由此可見,網部脫水量占總脫水量的90%以上。
7、固定壓水:利用負重或機械壓力作用進一步脫水提高紙幅干度。同時增加紙的緊度及紙的強度,改善紙的表面性質(如平滑度)。
8、烘干:繼壓榨部后脫出濕紙的水分,使成紙干度提高到92—95%。
9、壓光: 壓光機用以提高紙的平滑度、光澤度和厚度均勻性。
10、待紙烘干后,整理并按要求裁切或成卷、裝訂。
常用的檢測設備有:紙品耐磨試驗機、紙箱抗壓試驗機。
文章出處 www.sun1718.com 作者 正邦檢測設備